文都考研整理考研备考几大误区 你中招了吗
教育学在学科特点、自主命题方面都别具特色,这一点也使得一些教育学考生的复习出现了问题,今天上海文都考研的老师们就为大家列出了在教育学考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备考误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误区一:熟读大纲解析必定万无一失
参加过考研的人都知道,如果能够将政治大纲学习透彻,政治方面往往就能考出一个自己满意的高分成绩,文都考研指出这一点是因为政治大纲解析的编写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而教育学专业的大纲解析则是由不同院校或是出版社自行编写,难免会有疏漏,就会出现一些考试内容在大纲解析中反而没有体现的情况。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取教材,尽量选取报考院校编者的版本。
误区二:只需记熟考点,无须笔头练习
事实上,哪怕是教育学这样的文科学科也需要一定量的笔头练习,对于客观题方面,适度的练习可以起到强化记忆、检查复习效果、避免盲目自信的作用;而对于主观题,虽然笔头练习比较花费时间,但是充分的练习可以找到好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还可以从枯燥的读背记忆中解放出来,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文都考研指出尤其是面对踩点给分的阅卷方式,没有足够的练习很有可能会出现思路混乱不能答到得分点上的情况。
误区三:我已复习妥当,考前不抱拂脚
人的记忆是很奇怪的,有一些是遵从遗忘曲线规律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会出现说忘就忘的情况,所以,文都考研建议大家在考前翻翻书还是比较有作用的,如果能碰上原题更好,如果实在没碰上,至少让你对教育学的知识保持临场熟悉感,考试时候也能更快进入到教育学的情境中。在平时复习的时候,清楚自己的重点、难点、盲点,还有薄弱点,临考前再看看书效果更好;但是不建议大家在考前进行互相提问,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焦虑。
误区四:教育研究只考大题,不必管细节
虽然统考中教育研究方法所占的分值不多,但是对于后续的学习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文都考研的老师们看来,运用常用的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等来探讨教育现象或研究教育问题,是一个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此外,《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教育研究方法不考选择题,一旦考了选择题,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教育实验的类型、教育实验的格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变量控制的方法等等知识点都是难度很大的考点。
上海文都考研也相信目前同学们都在准备21考研的备考复习,如果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改正,若是对于自己的复习效果不太确定就赶紧报名寒假集训营课程,一起在寒假弯道超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