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綺华曾是荣总体系的神经内科医师,因為儿子十岁时被确诊為过动症,从此人生大转弯,妈妈变成主业,副业改当中医。她开设马兰中医诊所,首创先例以中医理论治疗过动儿。
曾綺华曾是荣总体系的神经内科医师,先生是知名的原住民作家医师田雅各。因為儿子十岁时被确诊為过动症,从此人生大转弯,妈妈变成主业,副业改当中医。她开设马兰中医诊所,首创先例以中医理论治疗过动儿。每天中午她帮儿子送亲手做的素食便当,不但调好了儿子的体质,也治好了他的过动。乐观爱笑的曾綺华谈起儿子多次眼红硬咽,儿子今年录取中国医药大学中医系,趁著暑假他去当过动儿的家教,寒假预计在南投信义乡、姑姑部落裡开的课后辅导班為原住民小朋友服务。曾綺华希望他从助人中不断成长,找回该有的自信。
- - -
因為儿子从小气喘,他念中班时我们全家搬到台东。这裡空气好,儿子在幼稚园好像也很开心。他升上小一不久就是九二八教师节,我跟儿子说:「我们来送张卡片给老师吧。」儿子忽然把头埋进棉被裡说:「老师不会想要我的东西,因為我是坏小孩!」我还以為他在开玩笑,后来发现他在哭。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在幼稚园上课时坐不住,就被老师说不乖、是坏小孩,自信心已经严重滑落。而两年来我竟然都没有发现(硬咽)。
那时先生刚好在高雄医学院医学系系刊上发现「过动症专题」,怀疑儿子是不是过动。我说,小孩不是本来就这样,一定坐不住啊。一开始我是否认的。於是我打电话问小儿精神科的同学,同学说:「喔,没问题,带他来吃点药!」同学甚至没有问我儿子到底有什麼状况就叫他吃药,我感觉怪怪的。
后来我跟一位当眼科医师的同学聊小孩,她孩子也有类似过动的状况,我们聊了一下午,也哭了一下午。后来她硬咽的告诉我:「曾綺华,你一定要给小孩吃药。」(眼红)
后来儿子小三开始吃「利他能」,那时他遇上一位很严厉的导师,状况频仍,甚至跟老师起衝突。老师以為他故意捣蛋,但其实他是有困难,他常常眼睛看不清楚、听错别人的语调,我可以想像他在学校有多不开心。药吃了,我骂了也打了,儿子还是怪怪的。
西医无解,只好从体质下手
既然西医的实证医学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乾脆换条路走。我是神经内科医生,本来就懂针灸,后来又去修了两年学分,拿到中医执照后,就从儿子细微的身体表现看起。每天我看他的大便小便、观察体质的寒热变化。我用最笨的方式走,因為我有切身需求,一定要搞清楚。后来我发现他手脚心常常出汗、半夜肚子很热总是踢被子、睡觉手脚会抽动一整晚、小便有泡泡。加上经常外食,吃得太油太咸,就是中医说的「胃热症状」。
胃热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胃裡头好像有个锅子在烧,这样怎麼会专心?睡不好无法把气养足,气不足做事怎麼会持续?「嗜食肥甘」会让胃热加剧,而小孩最爱吃的巧克力、薯条、蛋糕跟炸鸡就是肥甘食物。於是我从调整胃热体质和改吃素食著手,看是否能改善他的状况。
儿子小四在学校依然适应不良,跟老师发生大衝突。老师认定他故意不学好,我们帮他转了三间学校,甚至想过送他去花莲的森林小学,最后遇到一位有特教背景的老师才定下来。他不喜欢转学,因為有被抛弃的感觉,怕新老师会排斥他。这个过程中他受苦,我们也受苦。
小五我们带他去新学校报到那天,他不想去,先从一楼跑到二楼躲起来,后来甚至爬到阳台上想要跳下来逃走。我知道他很害怕,到校门口,下车后他还是很怕,头低低的沿著学校围墙走,旁边有人经过,他竟对那个人说出:「看三小!」(停顿)我们家不说台语,也不会说那样的话,瞬间我全部明白了。那些在路边会说「看三小」的孩子可能也被这样对待过(硬咽)。还好小五的老师比较能理解孩子有困难,会鼓励他。
把主业改成妈妈
打算帮儿子调整体质那天起,我就每天煮三餐,每到十一点五十分就休诊,因為我要回家為儿子準备便当。我也鼓励他多多打球跟游泳,改善坐不住的状况,在校也慢慢变得顺利。国一他原本念市区的音乐班,有次跟同学打架,我跟先生决定把他送到很远的长滨乡念书。先生在那裡的卫生所服务,换先生照顾他,中午他也帮儿子送便当。小学时儿子能坐定的时间只有十五分,到高中大概可以持续到一小时。
许多人问我给过动儿吃什麼中药,其实是「随证变之」,每个人都不同。而且我用的药量很少,主要是把体质调整好,希望这些孩子以后不要靠中药,靠自己。以皮肤过敏為例,西医的逻辑是把身体的警报器剪掉,用类固醇把过敏反应压下来;但中医是反过来把警报器调得更灵敏,只要不对劲身体就会提醒你。
别让过动儿自信滑落
我也要提醒过动儿的家长,因為过动会遗传。有时家长自己也有过动但没有发现,因此教养上也会判断失準。第一次带孩子来我这的家长通常都哇哇叫,因為孩子状况太多,后来我请他们配合调整体质跟饮食,第二次居然就慢慢坐得住,家长都说很神奇。神奇的是心态,你要体谅孩子有不一样的体质,所以他是有困难、不是故意捣蛋。若是家长可以这样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他们总有一天会接收得到,知道你们是在陪伴他不是责怪他。过动儿最怕自信下滑,家长只要心态上转一下,孩子的表现就可以改善很多。但大多数家长做不到,成天一直骂小孩,自己也好挫折。
我自己从小就很优秀,北一女念完考上高医,一生顺利,以為自己有很优秀的基因。从小也不会了解其他「那些不太优秀的人」是怎麼了。以前当神内,要是病人转诊过来,发现前一个医生处置没做好,就会不耐烦的想:「现在是怎麼回事啊!」如果没有我的孩子,我一辈子都会是个骄傲的医师(硬咽)。常常听到其他医生朋友的小孩很会念书,上建中念医学系,但我的孩子却帮我拓展更多能力,让我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身為母亲,我只能尽力陪伴儿子走过那一段低潮。因為他自我要求高、那段日子的挫折多,他偶尔会写诗和文章,来表达内心深处比较黑暗的想法。暑假他去当过动儿的家教,我请他仔细观察,动脑筋帮助那个孩子,后来他选择大学念中医。我们没有一定要他当医生,但由衷希望他能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回该有的自信。
咨询电话:0512-66555771 联系QQ:1294015820
更多请点击进入:https://www.ttpx.net/index.php?homepage=szme_shaoxingxing
学习地址1: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SM百货2楼,
学习地址2:相城区嘉元路乐宾百货4楼,园区东沙湖邻里中心4楼苏州少儿培训|苏州少儿培训班|苏州少儿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