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与投融资高级研修班
文化与商业对接,以实用的商业战略寻找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文化与品牌对接,以多元开发品牌策略提高文化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文化与产品对接,以创意的产品内容凸显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
文化与管理对接,以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文化企业的永续经营
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指“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台湾学界则把它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网游、音像、视觉艺术、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印刷复制、广告传媒、时尚创意、古玩艺术品收藏、文化旅游、文创产品交易、文创投资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尤以美国最为引人瞩目。2011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25%,在世界文化产业出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则高达43%,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4%,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份额不足3%。以2004年为例,我国全国广电系统全年总收入100多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媒介集团美国时代华纳全年收入440亿美元,是我们整个广电行业的4倍。迪斯尼的产品更为可观,一年内在全球的零售额竟高达1120亿美元,是我们整个广电行业的11倍。差距巨大,意味着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大,已成为世界各国引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可追溯到1998年,其标志是当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专门负责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行业指导。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不同的文件中不断提到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断,“软实力”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中,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国家战略的正式形成。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全面加速。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2012年5月15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从这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看,党和国家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下了很大的决心,我国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绝佳的发展契机。
海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近年来福建省正在加快推动创意产业发展。2011年初,福建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创意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本省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福建省还设立省级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省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连续3年重点扶持创意产业园区(基地)、重点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等。2011年10月14日,福建省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工商银行将进一步加大支持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2012年初通过的《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指出,福建省将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力争到2016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达10家以上。根据意见,福建省将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文化创意等十大文化主导产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5%,年均增幅超过30%。
作为海西龙头城市之一的厦门,也在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着力培育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努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2012年2月16日,厦门市颁布了《福建省厦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对厦门市“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定位、目标、模式、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等作了重要规划和部署。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它在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将力争使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占GDP的10%,年均增长幅度保持在25%。
举办研修班的必要性
厦门、福建乃至海西地区虽然文化资源丰富,有效需求充足,财政支持力度大,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如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理解不深,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不准,企业发展战略科学性与前瞻性不足,企业资本运营能力有待加强、投融资渠道亟待拓宽,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缺乏,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意识薄弱,新兴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尚付阙如等等。总体来说,这一产业的发展亟需强大的“推进器”。
当下,全球金融海啸“余波”未平,欧洲债务危机“烽烟”又起,中国经济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研修班可谓应需而生,应时而动,应势而为。我们将有效整合国际和海峡两岸高端资源,为厦门、福建以及海西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项目特色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优势
经济学科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和支柱学科之一,已有91年的办学历程,长期以来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厦门大学是中国大陆同时拥有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三所高等学府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本学科立足于原有的学科优势,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科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力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形成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学科体系。目前本学科设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营企业战略投资与资本运作研究中心”以及“两岸金融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高级研究中心”等,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整合三方的办学力量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将整合厦门大学和海内外卓越的师资力量,与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南台湾文化暨经济产业联盟协会联合举办“文化创意产业与投融资高级研修班”。南台湾文化暨经济产业联盟协会的加盟,两岸三方的合作办学将增强办学力量,优化办学资源。台湾融合了世界各地文化创意的理念,厦门是国家推动的与台湾合作交流的先行区,台湾有人才、创意、理念,大陆有市场、空间、资源,双方的优势正好可以互补,实现“文化直航”。所有学员将有机会实地考察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学习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富理论,借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经验。主办方将聘请专业化、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进行针对性强的政策解读,提供丰富有效的案例分析,系统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科学引导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使企业创新能力、整体运营实力得到切实提升。
EDP中心的办学特色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依托深厚的海内外学术资源,秉承“学术服务社会、知识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倡导“让创意变成生意,让智慧带来实惠”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旨在通过专业化的课程培训,帮助学员们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创意潜能,促进产业融合,优化营销策略,推动企业发展。在办学方面凝炼出如下特色:
校企合作
与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南台湾文化暨经济产业联盟协会协作,整合三方资源,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使学员深度把握国家文化产业政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高效平台
将高端的国际教育与学术资源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力量相融合,全力推动厦门、泉州、福州、温州、台湾等地企业家的交流,共创海西最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平台。
高端论坛
携手福建省文化厅,定期举办文化创意高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金融专家、文化名人为学员剖析最新的国内外经济动态、投资机会,把握政策动向,抢占商机。
沙龙与俱乐部
设立“文化沙龙”与“投融资俱乐部”,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的专家与学员齐聚一堂,通过面对面的研讨和实战演习,实现资本与项目的对接,为学员企业开拓便捷的投融资渠道和投资机会。
游学台湾
组织学员参观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著名企业,传授台湾成功企业的经验和先进理念,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强海西经济圈以及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大陆文化产业的发展。
校友资源
一经录取即加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校友资源库,共享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校友资源、国际化教育与学术资源。学院校友会将提供密切的校友联系服务。
终身教育
一年的学习结束后,已结业学员可凭借相应的学员证件免费参加学院举办的高端论坛与讲座, 及后续新开设的核心课程。为所有学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旨在打造具有跨界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的文化产业商界精英和领袖。
课程设置
宏观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二五规划:中国宏观经济与宏观调控解读,世界经济新格局及对中国的经济宏观决策和影响,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产业介绍;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机遇:介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及中国面临的机会;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文化产业政策解读: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重点阐述国家发布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等,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企业改制;
•创意文化的环境与实践: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大环境下,如何开展创意实践、创意产品、创意市场。
台湾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分析: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分析,以及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特征和经验介绍。
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策略与资本运作
•文化产品(产权)交易和知识产权法: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产品交易平台,重点介绍天津、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和深圳、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平台)的上市及交易规则,投资的风险和机遇,以及知识产权法;
•文化产业与资本运作:介绍全球主要(著名)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文化产业公司上市的条件、审批和监管,国内外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策略,境内外上市决策与运作。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方案策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策划及国内外先进地区案例分析。
文化创意行业投资策略与分析
•数字文化产业现状与前景:数字文化产发展现状与前景,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市场深度分析及品牌发展战略,数字原创产品的创作流程和项目运营管理;
•艺术品收藏与经营:鉴赏收藏与艺术文化修养,艺术品收藏业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中国古代书画赏析与鉴定;
•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出版、旅游、广告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创新和创意是最好的出路。
文化创意品牌策略与企业战略管理
•文化产业营销模式与广告策略:文化产业营销模式与广告策略,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实现盈利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是每个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
•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创新经营,以及企业的风险控制,现代项目管理、思维创新与领导力修炼、领导魅力与团队凝聚、成功企业家的管理哲学等。
咨询电话:0512-66555771 联系QQ:1294015820
更多请进入:https://www.ttpx.net/index.php?homepage=xmdxsz_shaoxingxing
联系地址:苏州市干将西路93号国涛商务大厦616室
苏州在职研究生|苏州在职研究生报名|苏州在职研究生考试